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正文

现代媒体与“新”文学的完美结合


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
  
  四、现代媒体与“新”文学的完美结合(第2页)
  
  对于新时代下的青年作家来说,媒体对于他们并不是什么所谓的“救世主”,他们要做的就是在时代的发展中充分地认清自己,如果能运用媒体的有效作用来发挥自己的价值是有实际效果的。通过分析媒体对作家的正负面作用来看,媒体处在一个中介的位置,只要加以发挥,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80后”作家所处的时代正是媒体高速发展的时期,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媒体是有积极作用的。但对媒体的利用也体现了他们并不能掌控时代的发展潮流,出现了许多问题。媒体的广泛流传使青年作家迷失了头脑,模糊了他们基本的原则,他们仅凭一颗年轻的心就期望能被读者所认同,但他们所做的行为忽略了基本的道德准则。并不是所有的作家都会迷失在利益追求中,如韩寒就是一位具有严谨生活态度的人,他不参加任何有关作品宣传的活动。韩寒的所作所为保障了自己不被媒体所腐蚀,实现了一个作家无拘无束的自由写作生活的愿望。相比于同一时期的作家,他们盲目地取舍,重视利益化的宣传,却没有着眼于自身文学水平的提升。其实,媒体的存在只在于对社会的促进作用或是相反的作用,对于社会的文明来说并不具备决定性的力量。从作家自身来分析,作品的收益性并不能完全依赖于媒体的广泛宣传,世界每天都在上演着变化,如果媒体的根本利益不再集中于“80后”作家,那么媒体的视觉方向就会发生转变,所以这就向这些作者敲响了警钟,要他们注重自身文学素质的提高,全面发展自己。
  
  媒体的发展已经感染到“80后”作家的文学取向,面对这种情况,文学青年作家不应采取回避的方式来面对,也不能沉浸在媒体所带来的利益化形势中而逐渐丧失自身人格的独立性。媒体作为利益价值的载体,本就要发挥它的本能作用。当然,作家通过利用媒体的实际作用来获得利益是理所当然的,只是在这中间应该把握一个度,文学作品不能只靠外表的装饰来获得利益。所以作家在社会媒体的趋势中就要既真正做到时机的把握,也要掌控自身的独立人格。面对社会上利益的盲目追求现象,我们应该客观地去看待这件事情,并保持清醒的头脑去评判。另外,有关的政法部门也应各司其职,对社会上的不法文章、报刊严厉打击,把好质量的第一关,不能任由社会腐蚀之气蔓延,影响到社会大众的身心健康。同时也要关心“80后”作家的整体发展,因为他们的成长关乎时代的精神力量的体现。因此要引导他们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钧网络文学:新媒体革命与“新新文学运动”[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05).
  
  [2]江冰.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J].小说评论,2008(02).
  
  [3]武晶,简析新媒体时代后文学的审美意识[J].东京文学,2009(10)
  
  [4]唐美华,论当代中国文学存在方式的转型——基于新媒体时代的思考[J],才智,2011(04).
  
  [作者简介]
  
  邱广宏(1978-),男,吉林敦化人,硕士,绵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现代传媒教育。
  
 

《现代媒体与“新”文学的完美结合(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cn/fanwen/view/144217.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文学理论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