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综合范文 >> 作文大全 >> 写作技巧 >> 正文

中考作文三大风险巧规避



  
  示例6题目:以“母亲”为话题
  
  一考生以《我的母校》为题写了篇作文,文章写母校给“我”良好的学习条件,母校的班主任和老师一直关心“我”、鞭策“我”,同学鼓励“我”,让“我”感受到生活的温暖。文章不写母亲而写母校,显然不符合考场作文的命题要求,是明显的离题。好在该考生聪明,他在文章的最后以如下一句作结:
  
  母校就是这样关心呵护着我,我在母校里不断成长、成熟,我的母校也就是我的母亲。
  
  如此,就交代了自己的审题思路,让人知道“扣紧命题要求”,文章则变成巧用拟人手法,“展现”写作的睿智。
  
  风险三:“小气浅俗”的风险
  
  文章要反映生活,表现生活,此话没错,但有的反映生活的文章,往往会被老师视为小气,认为“浅俗”或“没有艺术味”,往往难以得高分。
  
  规避方法一结尾升华情感或深化主题
  
  示例7 2008年宜昌一考生写《那一年,应该是上苍赐予我的冬季》。写爸爸下岗开了一家工厂,后来“好不容易工厂有了些起色,哪料到工厂失了火,家中的积蓄、爸爸的心血付之一炬”。
  
  【结尾】妈妈说得对,人的一生那么长,总不能全部是春天吧!感谢上苍赐予我的冬天,纵使有刺骨的寒冷,也会学到坚强,闻到扑鼻的梅香。就算是冬天,我也要给它新的含义——让我学会了坚强,明白了只要希望还在,便可重来。
  
  我的季节纵使是寒冬,我也会让它美丽!
  
  如此,文章写父亲的挫折,但作者不低沉埋怨,而是感谢人生的寒冷,感悟人生的启迪,文章如此彰显启迪人生的审美价值,何来小气的嫌疑?
  
  规避方法二 题记注入文化因子
  
  示例8以“告别不是悲伤”为题作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
  
  【开头】当挥手告别,我们看见他们眼中坚定的信念;当转身离去,我们看见他们高大的背影、他们化离愁为和平,他们化离愁为奋起,他们化离愁为忠心,他们独步汗青文化时就:告别不是悲伤,
  
  文章以龚臼珍的诗句作题记,一是以形象生动的诗句,表达出“告别不是悲伤”的表现;二是展现诗句,表现出厚实的文化底蕴,让阅卷老师未见全文而先有脱俗好感。
  
  规避方法三开头,中间、结尾以景点染
  
  开头、中间与结尾以景点染,凸显画面感,读者品味景色意境,品味出作者融入的情感或寄寓的思想,文章也就有了脱俗绵长的韵味。
  
  示例9一学生写《过节》,写自己与外祖父在井口旁赏中秋月,祖孙俩仰望着星空,外祖父给“我”讲起月亮的故事、中秋的传说。这切口小巧但文学味不浓,后作者改标题为《井口》:
  
  【开头】笋口也拥有一个期待,期待每逢中秋月光的笼罩与妆饰。
  
  【中间】我和外祖父赏月……
  
  【结尾】每逢中秋节,我仍旧会回到外祖父的家,径直走到后门的井边,俯下身去看看外祖父送给我最珍贵的礼物,这时的月亮虽然不那么圆,可它却像极了外祖父慈祥的脸庞、
  
  井口依旧在那儿期待,期待每一个中秋月光的笼罩与妆饰。
  
  文章以“井口”贯穿,线索清晰,更主要的是,文章的“月下井口”,构成了苍茫的意境,如此借景抒情,让读者通过意境的品读,感受写作生命寄寓的浓郁情感,感受韵味绵长的诗性品质。如此一来,即摆脱了浅俗小气的风险。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cn/fanwen/view/218767.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写作技巧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