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经济论文 >> 国民经济论文 >> 正文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卫志民顾海旭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2011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并将其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这是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做出的战略决策。
  
  一、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刻不容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在过去的一年,我国的经济总量成功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也应该冷静地看到,我国的经济总量在不断扩大的同时,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还有很多重大的经济结构需要优化。经济结构调整的成败与否,已经成为关系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
  
  首先,为了应对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必须切实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挑战。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因此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全球经济仍然存在着较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如果我们不及时调整经济结构,我国经济发展必将受到外部环境的巨大约束,难以保持经济的持续性增长。同时,当前世界经济正进入新的结构调整期,这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巨大压力和倒逼机制。最近,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就指出,当前世界经济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发达经济国家正在试图或者说被迫减少其负债消费模式。例如,美国的消费信贷持续放缓,欧盟诸国以及日本的居民消费仍然疲软。加之,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和“出口倍增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制造业的恢复,并弱化了经济增长对消费拉动的依赖。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开始更多地转向扩大内需。这种形势对于我国这种对出口依赖较大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我国需要及时调整经济结构,减少对于出口的过分依赖,而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
  
  其次,如果不着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我国经济结构将会面临着进一步的失衡。长期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中一直存在着失衡并增长的现象。从我国经济的增长动力上看,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内需不足特别是消费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从我国的产业结构来看, (论文范文 fanwen.oyaya.net) 我国的三次产业发展很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此外,城乡经济结构二元化、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这些都对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如果这些结构性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就难以形成持续较快发展。
  
  二、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就是要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失衡问题,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而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存在的失衡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需求结构来看,内需和外需不均衡,投资和消费不协调,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对于外贸出口的依赖比较大,这一点从近年来我国的居高不下的外贸依存度就可以看出来。而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外部需求的不振导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迅速下降,也恰恰说明了我国经济对于国外市场的过度依赖以及国内需求的严重不足。另外,投资与消费失衡,特别是国内居民消费需求相对较弱,更是我国现行经济增长方式中的突出问题。统计数据显示,2001-2009年,我国投资率由36.5%上升到47.5%,消费率则由61.4%下降到48.6%,其中居民消费率由45.3%下降到35.6%。过高的投资率以及持续走低的消费率,都显示出我国经济结构中投资与消费失衡的矛盾突出。总的来说,这种持续的高投资、高出口而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的不足,不利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的风险增大。
  
  从产业结构来看,农业基础仍然薄弱,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工业的发展。虽然农业一直被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受制于其规模化经营不足的问题,农业始终处于低速增长的状态之中且发展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同样,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始终偏低,一直在40%左右徘徊,这相比于其他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低了十多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则会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与此同时,第二产业的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占据着半壁江山,但我国的工业附加值比较低且对能源资源的消耗过大,这必然会加大资源环境的压力,威胁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中的“一产不稳、二产不强、三产不足”问题,不仅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因此,我们需要稳定第一产业的发展,增强第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要下大力气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三次产业协调拉动转变。
  
  从空间结构来看,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凸显。由于历史、政策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各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既表现为地区间经济水平、经济结构的差异,还表现为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虽然近年来我国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仍有较大差距且这种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本来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的问题,但是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则有着自己的特殊性。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存在明显的人为加固因素,即建国后我国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及国家制定的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另一方面则是人为性造成的严重二元经济结构在现实中形成了城乡对立的二元社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目前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已经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如果我们加快解决区域发展不协调以及城乡经济二元化的问题,必将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甚至会危害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三、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当前,我国正处于只有全面推进经济结构进行深度调整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且,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已经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一项任务,否则我们的经济就不能保持可持续的发展,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增强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1.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的问题,我们国家必须及时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坚持把充分挖掘和释放国内需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以此来增强国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
  
  目前,中国有着占世界近20%的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已经突破4000美元,但我国的最终消费品却还不到50%,这与国际上70%左右的平均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这表明我国在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扩大消费规模上具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因此,我国要进行经济结构转型,最重要的就是提升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促进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为此我们要在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上做出更多的努力。首先,要下大力气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包括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努力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较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其次,要逐步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应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小城镇的商业网点建设,营造良好的居民消费环境。再次,要努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兴消费形态,促进文化、旅游和健身等新兴服务消费。通过刺激内部消费、改善内部经济环境,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可以让更多人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2.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我国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已经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增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进而有效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总的来说,就是由第二产业为主导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
  
  具体来说,调整产业结构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继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重点保护行业生产能力,稳定重要农产品供给,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
  
  二是突破关键环节,加快工业结构升级转型。也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和提升传统工业的新型化,大力促进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以此优化工业内部结构,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强化制度创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方面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要大力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服务、管理咨询、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教育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工业结构的提升;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四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主要就是要重点支持新能源、生物、高端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实现“三网融合”,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还需要我们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在国家战略中的核心地位。
  
  3.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是要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或者说是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变,这一进程既是一个经济社会的巨大变迁,更是一种对利益格局的调整。我国要统筹城乡改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最关键的应该是着眼于制度体制层面的改革,以制度的公平矫正城乡关系的不平等。包括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就业机制,确保城乡居民竞争的起点公平;加大收入分配改革力度,真正有效地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快政府职能向农村辐射,尽早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城乡统一的市场体系,以提高城乡资源的配置效率。此外,还应该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探索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有效方法,等等。
  
  统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也是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题功能区战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开发秩序,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开发格局;同时,进一步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此外,更主要的是发挥市场机制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引导产业跨区域有序转移。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cn/fanwen/view/157185.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国民经济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