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正文

变国家优势为企业优势


一、一种需要引起注意的现象:发达国家企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的乖离倾向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随着世界经济资本大规模地跨国界流动,企业的发展正在打破国家的界限,作为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国际间国家竞争力的进出口贸易指标已经不能够真正反映一国的企业竞争力,一个国家的国家竞争力概念开始变得模糊了,出现了一国的企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日渐乖离的倾向。根据美国NAS(Natlonal  Academy  Sciences)的统计,1991年美国境内的经常项目收支为180亿美元赤字,而美国资本的企业与外国资本企业音的贸易纯收入(销项—进项)却是1640亿美元的黑字,这种现象已持续多年。NAS据此提出了“基于企业的贸易”概念。日本三和银行按照NAS的方法对1986-1995年日本企业的贸易收支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从  1988年开始,日本基于企业的贸易收支和基于国境的贸易收支出现了乖离现象,进入90年代以后,这种乖离倾向更加突出,如1994年,日本基于国境的贸易收支为1176亿美元的赤字,而基于企业的贸易收支却达到5146亿美元的黑字(注:李南.发达国家企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的乖离倾向[J].世界经济研究.2000(5).)。
  毫无疑问,发达国家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借助的是其企业强大的竞争力,多少年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霸主地位就是依靠跨国公司“企业帝国”的优势实现和维护的,因此曾几何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扶持其发展的双重政策:在国内限制其垄断却向国外鼓励其垄断。其实,跨国公司以其强大的势力早已引起了各国的关注,联合国《1994年世界投资报告》就曾指出:“跨国生产已成为世界经济结构中的主要特征。”
  与此相呼应,WTO的产生确立了国际经济规则的基本格局,这不仅表现在规则涵盖的范围扩大、约束的程度加强,而且表现在规则对一国政府行为的规制和对企业行为的重视,可以说国际经济规则给民族国家政府行为留下的空间越来越小,却相应地给企业行为留下的空间越来越大。传统意义上民族国家政府为加强国际竞争力而采取的各种政策手段正在不断地被“侵夺”;相应地,企业活动的空间却在增大,它们可能在“母国”会被反垄断,却在国际市场上不受反垄断。这种变化带来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国际经济竞争的重心正在从国家层次转向企业层次,因此,如何扩大本国企业的市场力量(market  power),已成为民族国家政府提高其国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课题。的确,“竞争实际上不是在国家之间,而是在公司之间进行的”,“任何国家在其宏观经济方面的成功,实际上是其各个企业所获成就的综合体现”(注: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128.)。
  但是,随着这种乖离倾向的日益加深,同时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跨国公司与母国利益的背离甚至矛盾冲突,尤其随着近年来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即从一般性对外直接投资转向在全球范围对企业经营进行一体化部署,从全球利益目标出发,把“世界市场战略”、”产品多样化战略”和“技术转让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把多国的特殊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特殊优势,用跨国公司内部分工取代传统的国家间分工。这样一来,“本地化”有可能取代“本国化”;产业转移可能会导致“母国”的“产业空心化”;借助“国际战略联盟”,跨国公司可能会游离出母国国界而变成“无国籍公司”,并且由“交易内部化”形成自成一体的市场。因此,曾任美国克林顿政府劳工部长的罗伯特·赖克提醒政府:“美国经济的核心”(指跨国公司)正在发生着变化,“资金、工厂、信息和设备连同公司的标识一起是可以到处转移的”,“政府的决策人应该少关心帮助美资公司利用新技术赚大钱,而多关心帮助美国人在技术上领先,强调政府要致力于“流不走”(人才培养)和“搬不动”(基础设施)的投资(注:罗伯特·赖克(美).国家的作用[M].(中文版)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这首先说明这种乖离倾向及其企业竞争方式的变化已引起了发达国家政府的注意,同时说明他们正在新的形势下进行着积极地调整。目前这种调整的确还不确定,但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协调转化将会是今后调整的主题。
    二、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演变的启示:企业主体地位的上升趋势
  现实中国际贸易的这些变化自然引起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回应,事实上,贸易理论就是在响应国际贸易现实的挑战中发展演变的。我们从企业主体的角度看待国际贸易理论,可将国际贸易理论分为三个阶段的演进: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其显著的特点是无视企业主体的存在,以国家主体定义国际贸易,即国家间的贸易,以国家的差异来解释贸易的动因,致力于探寻的是“国家的”比较优势,并且将这一优势定型化为建立在要素禀赋基础上的产业优势,以此顺应国际分工的趋势,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折衷贸易理论,既看到民族国家存在条件下贸易的原因,又看到企业在其间的重要角色,而且还深入的挖掘来自于企业的贸易利益(规模经济),只是企业规模经济及其公司内部化市场与市场竞争均衡还难以相容,理论上还存在缺陷;现代新贸易理论,从资源配置问题转向经济组织问题,努力将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分工的水平等内生化,对企业组织以相当的关注,着力于探讨递增规模报酬与竞争市场的相容性问题,最后通过专业化经济解释了相容性,实现了对既往贸易理论的整合。(注:王玉海.从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看企业主体地位上升[J].国际经贸探索.2001(1).)
  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问题是探究贸易利益的产生及其分配。贸易利益的具体表现是同一商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价差,何以存在价差,先是发现商品生产的相对成本有差异(斯密)继而发现商品生产的绝对成本有差异(李嘉图)。尔后更进一步地发现生产商品的要素禀赋有差异(赫克歇尔—俄林)。于是,便主张各国按各自的要素禀赋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发展优势产业,以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随后而生的“里昂惕夫之谜”揭示了其与国际贸易现实的差距,由此而引发了对贸易利益之源的广泛探讨。于是探究投入要素与出口成功的关系一直是传统贸易理论的重要命题。同时,产业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特征也引起人们的重视,指出“财富本身远没有创造财富的能力重要”,提出要“保护本国的幼小产业”以发展本国生产力(注: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商务印书馆,1961.)(李斯特)。至此,我们可以这样归结传统国际贸易理论:(1)传统国际贸易内在地假定以国家为界,以国家为主体进行,以国家的差异来解释贸易的动因,致力于探寻的是“国家的”比较优势,并且将这一优势定型化为以要素禀赋为基础的产业优势,以此顺应国际分工的趋势,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得出自由贸易有益的政策建议;(2)企业是现成的,其主要的任务是提高投入—产出比例,因此企业的组织结构、规模大小、市场竞争地位及其相应的市场结构都对贸易的模式、成因、结构、得益等没有影响;(3)其生产函数的分析也只表明一种投入产出纯技术关系,忽视了社会经济组织演进与生产率的互动关系,根本上说,是没有把企业看作贸易的主体,其企业理论充其量是一种生产理论;(4)它分析的逻辑是:国家的贸易利益→商品的生产

成本差异→生产投入的要素秉赋差异→建立具有要素秉赋优势的产业→以期顺应国际分工趋势→在国际完全市场竞争中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使社会福利最大化。其分析是在商品—要素—产业—国家的框架下探求贸易利益的存在和取得。显然,国家竞争力借助的是建立在一国要素禀赋基础上、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产品出口竞争力,而企业却是无关紧要的,其要素禀赋优势与产品出口竞争力及其一国比较优势是等价的,却不管产品是国家组织生产的还是由企业组织生产的。因此,为谋取一国比较优势,探究投入要素与出口成功的关系、产业优势与一国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其两大政策命题。但却因为忽视了企业的主体地位,总是难以将要素禀赋和要素投入转化为一国比较优势。
  其实,企业不仅是发挥要素禀赋优势的中坚,而且它还会创造新的贸易利益。围绕对“里昂惕夫之谜”的求解,“技术”的差异引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cn/fanwen/view/157379.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国际贸易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