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正文

WTO背景下的两岸三地经贸投资关系


   一、两岸三地经贸投资合作的历史与现状
  1.香港与祖国内地经贸投资合作的历史与现状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香港与祖国内地经贸投资合作关系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5年,祖国内地与香港经贸投资合作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国家首先在东部沿海地区实行对外开放,从兴建4个经济特区,到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继而扩大到3个沿海开发地区;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市场取向的改革,从而为港商到祖国内地投资及扩大贸易创造了条件。
  在贸易方面,按香港海关统计,两地贸易额由1979年的170.48亿港元,增至1985年的1201.75亿港元,增长6.05倍。祖国内地与香港贸易在香港对外贸易总值中的排名,由第3位升为第1位。其中,香港自祖国内地转口由第6位升至第1位;香港产品对祖国内地出口由第15位升至第2位,香港自祖国内地进口,由第2位升至第1位。
  港商对祖国内地的投资,首先在经济特区和沿海少数地区投资兴建旅游宾馆、酒楼餐厅、建筑装修、路桥建设和经营出租小汽车等业务。同时陆续以“三来一补”为主要形式,在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加工贸易项目。投资者以中小资本为主。1979-1985年,祖国内地实际利用外资217.90亿美元,其中我国港商对祖国内地的直接投资及其他投资,占很大的比例。广东是利用外资最多的省份,这段时期,广东实际利用外资28.46亿美元,港资比重超过80%。
  第二阶段:1986-1992年,香港制造业大量转移,奠定了“前店后厂”的格局,香港与祖国内地经贸合作逐步向多元化发展。1986年,香港制造业工厂为4.86万家,雇佣劳工186.97万人,占本地生产总值的22.6%,至1992年分别降为4.2万家,57.12万人,和占本地生产总值13.6%。可见,自80年代中期以来,香港制造业面对经营成本提高,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和来自邻近国家、地区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开始了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引发两地生产要素与资源重新配置,奠定了“前店后厂”的格局。两地优势互补,香港的资金、技术、设备、市场和管理方面的优势,与祖国内地低廉丰富的土地、劳动力和政策优势相结合,从而使香港产品在价格上取得竞争优势,也促进了祖国内地特别是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增加了劳动就业。
  1986-1992年,祖国内地与香港贸易由1450.49亿港元增长为6284.12亿港元(香港统计)。其间祖国内地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额321.15亿美元,较第一阶段的60.61亿美元增长4.30倍。根据对外经贸部公布的数字推算,第一、第二两个阶段全国实际利用外资381.76亿美元,其中港资为203.47亿美元,所占比重为53.3%。港商的投资不仅在加工生产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并且开始向其他行业全面渗透,发展了多领域、多渠道、多形式的经贸合作关系。
  第三阶段:1993年至今,两地经贸投资合作进入新时期。其中1993-1997年是香港回归前的过渡期。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后,港商增强了对内地的投资信心和热情,投资趋势呈现出金额大、期限长、范围广、进展快的特点。投资主体从中小企业到大公司、大财团;投资领域从加工生产扩大到房地产业、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和第三产业;投资项目的平均金额显著增大,投资额以千万美元和亿美元计的单个项目已非罕见。
  1993-1999年间,港商对祖国内地的投资总额达1366.57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48.11%,其中1993-1995年3个年份分别占到62.82%、58.40%和53.59%。1997年后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香港到祖国内地的投资在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当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40%以上,是祖国内地最大的投资来源地。
  截止到1999年底,香港在祖国内地的直接投资总计6206亿港元,占其对外直接投资的24.8%,1999年一年香港对祖国内地的直接投资就达786亿港元,占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52.4%,祖国内地是香港最主要的资本输出地。
  祖国内地自1985年取代美国成为香港第一大贸易伙伴以来,一直保持着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2000年,内地与香港贸易总值已从1993年的7400.89亿港元增长到12579.68亿港元,增长70%。虽然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1998年贸易总值有所下降,但在1999年开始回升,并在2000年超过了1997年的水平。
  2.台湾与祖国大陆经贸投资往来的历史与现状
  由于历史的、政治的原因,祖国大陆与台湾长期处于隔绝状态,经贸往来受到很大限制。新中国成立以后直至20世纪70年代,双方才有极少量的贸易,主要是台湾“物资局”在香港采购一些大陆中药材。尽管两岸贸易起步较晚,至今仍主要采取经香港转口的间接贸易方式,但自90年代以来,发展速度令人瞩目。
  1992年两岸间接贸易仅为65.5亿美元,2000年已达323.6亿美元。其中,台湾对祖国大陆商品进口大幅度增长,2000年增长幅度达到37%,对祖国大陆的出口也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2000年达到261.4亿美元,增幅达到23.2%,是近10年来增长最快的时期。2001年1-6月两岸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40.37亿美元,同比增长31.7%。其中,祖国大陆对台出口24.14亿美元,同比增长36.4%;由台进口116.24亿美元,同比增长30.8%。由于祖国大陆对台经贸政策宽松,大陆广阔的市场为台商所看好,并且台湾输往祖国大陆的主要是工业原料、半成品及机器设备,适销性强,祖国大陆已经成为台湾重要的出口市场。相反,台湾对祖国大陆的产品进口进行种种限制,因此长期以来,台湾对祖国大陆出口依存度较高,但进口依存度有限。
  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早在80年代初已有涉足,但由于两岸政策限制,投资规模小、期限短、形态单一,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以“台湾接单、内地加工、香港转口、海外销售”的模式运作。随着两岸相关政策的出台及1991年台湾当局正式实施祖国大陆投资审核报备制度,使部分台商对大陆的间接投资“合法化”,台商迅速掀起祖国大陆投资热。产业形态由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展到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土地利用型投资大幅度扩张,房地产开发、园区建设等成为投资热点,并且通过在上海等地设立据点,占领祖国大陆市场。
  根据中国外经贸部统计的数字,截至2000年底,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的项目有48837个,累计合同投资506亿美元,实际投资276亿美元。2000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投资额为50.77亿美元,是1991年4.72亿美元的10倍多。
  目前台商在祖国大陆的投资与以往相比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投资规模大型化、投资主体集团化。1992年台商投资平均金额只有73.4万美元,1994年突破百万美元,1995年跃进到223万美元,1997年达到320万美元。目前,不仅数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普遍化,而且上亿美元的大项目明显增多。台湾大中型企业已成为赴祖国大陆投资的主力,包括台塑、和

信、远东、统一、长荣、力霸等在内的大型上市公司,已有70%在祖国大陆投资。
  第二,投资领域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产业分工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化,特别突出的是以IT产品制造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成为台商投资的主流。台商对祖国大陆的投资,56%为电子电器业。台湾的鼠标器、电源供应器厂家已有九成转移至祖国大陆生产;扫描器、显示器、机壳、监视器等,有六至八成在祖国大陆生产;笔记本电脑和主机板等也有五成在祖国大陆生产。除电脑及周边设备与零件生产投资加快外,台湾核心高科技产业半导体厂商突破台湾当局的限制正式到祖国大陆投资。其中台湾宏仁集团董事长王文洋与祖国大陆合作在上海张江科学园区投资16亿美元兴建8英寸芯片厂,开创了台湾半导体产业投资祖国大陆的先河。另外移动电话、数码相机与光电、信息、家电等产业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cn/fanwen/view/157564.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国际贸易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