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文字学论文 >> 正文

中古音分期综述


            后期   元·明时代(注:坂井健一(1975:P3-4)。)
  这个分期,魏晋南北朝有独立地位,秦汉时代的语音归入中古期,唐代语音归在近古期。
    11.李新魁(1979)的分期
  上古时期:公元前11世纪至前2世纪,两周至秦代,即周秦时代;
  近古时代:前2世纪至6世纪,即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古时期:6世纪至13世纪,即隋唐宋代;
  近代时期:13世纪至20世纪,即元明清至现代。
  这个分期的特色是:一是在上古期和中古期之间加入一个近古期,类似丁邦新(1975)的古音时期,但起讫不同。二是汉代音不属于上古音,魏晋南北朝音不属于中古音。
    12.何大安的分期
  何大安(1981)是后出转精之作,其分期最大的特色是考虑了方音因素,把南北朝韵部分为两期三区,即刘宋(420-479年)和北魏前期(439-493年)为第一期,南北韵部一致,是一个大区域;第二期分为两区,南北韵部有差异;北方北魏后期(494-534年)、北齐(550-577年)是一个段落,南方的齐梁陈(480-589年)以及北方的北周、隋(557-618年)同属于另一个段落。何大安认为,王力(1936)的第三期南派作家的押韵特点只是个人审音风尚,并不能代表整个时代,没有必要分出来。他也不赞成罗常培、周祖谟(1958)把宋、北魏前期归入魏晋,因为他们收录的北魏材料不足,不易看出分别。
  宋和北魏前期划分为一期,且南北一致,说明第二期北方和南方的押韵共同沿袭第一期,南北的分化从齐以后开始,是一个重要发现,魏晋便成为独立的分期。
  何大安是音韵史分期专家,对分期问题有系统的理论表述,以音节结构的变化为标准,音韵史分为三期:周秦两汉约1200年为上古期,魏晋南北朝隋唐约800年为中古期,宋元明清约1000年为近代期。(注:见何大安(1987:P255-261)。)何大安(1994)修订1981年旧说,不大强调南北差异,不知何故。他把刘宋和北魏前期归入齐梁陈,于是南北朝就变为一期。根据音韵结构的特点,中古音分早期(魏晋)和晚期(刘宋以后迄唐宋)。
  音韵史音节结构变动的特点具有稳定性,应该作为分期的标准和依据,这种分期法很值得借鉴。
    13.王力(1985)的分期
  王力(1985)分语音史为九期,选择先秦以来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文献材料,构建先秦至明清时期的八个共时音系,现代音系则罗列北京、苏州、厦门、广州和梅县五地音系。魏晋南北朝音系(220-581A.D.)和隋——中唐音系(581-836A.D.)相当于我们所说的中古音。此书分期特点有三:
  第一,在诸家分期中最为细密,取消王力(1958)上古汉语、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的分期。
  第二,抛开《切韵》在语音史分期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切韵》并不代表一时一地的音系,有明显的存古性质,不能作为建立共时音系的依据。
  第三,承认自古有方言存在,但由于很少或很难了解语音史料的方音差异,各个时期只选一个代表音系,没有谈到同时期的方音差异,同时期音系不一定是确定地点的音系。因此,分期只有古今,没有南北。
    14.周祖谟(1988)的分期
  周祖谟(1988:P1-18)分汉语史为六期,中古音及其相关的分期如下:
  上古后期:公元前770—公元219年,周平王东迁后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东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阶段,秦汉时期是一个阶段;
  中古时期:220-588年,魏晋南北朝;
  近古时期:589-1126年,隋唐五代和北宋;
  近代时期:1127-1918年,南宋金元明清到五四运动以前。
  周先生的分期有两个特点:一是分期考虑语法、语音、词汇、文字、语体等特点,并联系各期的社会、历史加以分析。二是魏晋南北朝有独立的地位,跟隋唐分开,分属于两个不同时期;分出近古期,中古期时间跨度较短,近古期较长。
    15.黄典诚的分期
  黄典诚(1993)中古音及其相关的分期如下:
  上古期:公元前11世纪—6世纪,以《诗经》音系为代表;
  中古音:7世纪—12世纪,以《切韵》音系为代表;
  近代音:13世纪—19世纪,以《中原音韵》音系为代表。
  这个分期,魏晋南北朝属于上古期,《切韵》为隋唐宋的代表音系。
    16.唐作藩和蒋冀骋的分期
  唐作藩先生在北大讲授汉语语音史20多年,他的《汉语语音史讲义》(未刊)分汉语史为五期,中古期分三个阶段:晋宋—齐梁(3-5世纪)为第一期,陈隋—初唐(6-7世纪)为第二期,盛唐、中唐(8-9世纪)为第三期。东汉是上古到中古的过渡期,犹如唐末宋代是中古到近代的过渡期一样。
  蒋冀骋(1990)兼顾语音、语法和词汇标准,分汉语史为四期,中古期起讫跟唐先生大致相同,只不过取消了过渡期。
 

   17.黄笑山和郑张尚芳的分期
  黄笑山(1995:P2-14)分中古音为齐梁陈隋初唐和中唐—五代两个阶段,盛唐是过渡期。主要的根据是标准音基础的转移和变更,中古前一个阶段的标准音是以洛阳皇室旧音为基础的《切韵》音,后一个阶段转变为长安话为基础的标准音。
  郑张尚芳(2000)的中古期起讫跟黄笑山相同,分前中后三期,盛唐算中期。晋代是上古到中古的过渡期,宋代是中古到近代的过渡期。
    18.耿振生的分期
  耿振生(2001:P299-300)把魏晋至宋末的语音看作中古音,分为魏晋、南北朝和唐宋三期。之所以把宋代划在中古期,是因为宋代的共同语跟唐五代一脉相承,都以河洛方音为中心基础方言,而元以后中心基础方言转换为北京音系。
    三 诸家的分歧和存在的问题
  以上27家18种分期意见,大致可以反映中古音分期的总成绩。不难看出,诸家的分期意见,随着中古音和近代音研究的深入而逐渐深化,并存在着很大的分歧,集中体现在以下四点:
  1.汉魏是否分开?两汉归上古期还是中古期?
  2.魏晋包括不包括在中古期内?
  有五派意见:(1)魏晋音或东晋、刘宋音在中古音里没有地位;(2)魏、西晋归上古期,东晋以后归中古期;(3)魏晋或魏晋南北朝独立为一期,既不算上古期,又不属于中古期;或者属于上古到中古的过渡期;(4)魏晋是中古期的一个阶段;(5)魏晋(两晋)归在上古期。
  3.隋唐是否属于中古期?
  有四种看法:(1)大多数学者认为,隋唐属于中古期;(2)隋唐属于近古期;(3)隋归入中古期,唐归在近古期。(4)晚唐以前属于中古期,以后算作近古期或近代期。
  4.宋属于中古期还是近代期或近古期?
  宋,有全宋、宋初、北宋、南宋前半的时段分法。有五种意见:(1)全宋属于中古期;(2)宋初属于中古期,以后属于近古期、中世汉语或近代期;(3)南宋前半(12世纪)以前归中古期,以后属于近古期或近代期;(4)全宋是近古期;(5)北宋属近古期,南宋归在近代期。
  为什么会有这些分歧?从大处和深层着眼,主要涉及六个问题:
  1.分期是否要兼顾语音、语法和词汇标准?须知标准不同,分期不同,即依据语音标准的分期跟按照语法标准、词汇标准的分期并不一致。
  2.分期要不要考虑方言的差异和标准语基础方言的转变?
  3.《切韵》音系能否代表中古音?如果能够作为中古音的代表,它所涵盖的时代的上限和下限如何?如果取消了《切韵》在分期中的枢纽地位,又怎样看待中古和近代南北方音跟《切韵》的源流关系?
  4.分期的区别特征是否具有代表性和稳定性?各期特征是否都有可对比性?
  5.分期是不必过细、但求反映语音演变的大势好呢,还是越分越细好?
  6.分期是否考虑音变的渐变性?上古到中古,中古至近代,其间各自是否需要一个过渡期?
  要得出令人信服的分期结论,就要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限于篇幅,我们另有专文讨论。
  我们的结论是:所谓中古音,指魏晋南北朝隋初唐中唐时期(3-9世纪)的汉语语音。刘宋以后,形成南北对立的两派方言,这些方言特征都为《切韵》

《中古音分期综述(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cn/fanwen/view/206444.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文字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