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师德论文 >> 正文

师魅说(下)




宽容与公正
  假设我们要从以下四个候选人中选择一位来造福全世界,你会选择哪一位呢?先来作一些对比:
候选人A:
*笃信巫医和占卜家
*有两个情妇
*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好马提尼酒
候选人B:
*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
*每天要到中午才肯起床
*读大学时曾经吸食鸦片
*每晚都要喝一夸脱(大约一公升)的白兰地
候选人C:
*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
*保持着素食习惯
*从不吸烟,只偶尔来点啤酒
*年轻时没有做过什么违法的事
侯选人的D:
*学校给他的评定不怎么好。在他念过书的学校档案室里找到的旧记分册,他的化学成绩评为3分,而物理、代数和几何成绩也是3分。
*早在中小学就善于利用女生的好感。从五年级起与女同学接吻。
*在大学二年级时差一点被除名。
*是一位摔跤运动的高手。

  是不是觉得这些信息已经足够帮助你决定最佳人选了呢?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个容易的选择,现在让我们来揭晓答案,看看你选了谁……
  候选人A是富兰克林·D·罗斯福;候选人B是温斯顿·丘吉尔;候选人C叫做阿道夫·希特勒;侯选人D是普京 。
爱迪生小时候,老师对他妈妈说:“你孩子是弱智儿,我们没办法教他。”妈妈不信,把他带回家亲自教导。结果,这个被认为IQ低的人,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的发明家。 海伦·凯勒,从一岁半,因一场大病,就成为一个又聋又盲又哑的幼儿。她后来居然成为通晓5种语言、知识渊博的学者,成为拥有14部著作的美国著名女作家。她还会骑马、游泳、滑雪、下棋、欣赏古希腊雕塑的美。人们为海伦惊奇,也为她的老师安妮·萨利文·麦西赞叹。假如给海伦三天光明,她首先最想看到的是她的老师萨利文。试想,我们的“问题学生”不至于连学习的基本条件——视、听、说都没有吧,我们教“问题学生”不比教一个双目失明、两耳失聪、不能说话的孩子更难吧。
还有这么一个故事。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上散步。他一边沿着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
  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正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着他一次又一次地拯救小鱼儿们的生命。
  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的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正因为有教师的存在,“问题学生”的生活从此有所不同——教师可以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是我们应该能够并且一定会做得到的。
  在这里,我希望我们的老师们永远记住:“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小鱼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裴斯泰洛齐在其《与友人谈斯坦兹经验的信》中指出,“即使最穷苦最没有照顾的孩子,上帝也给他们天生的能力。我已经观察了一个长时期,在孩子们的粗笨、怕羞以及显然无能的背后,蕴藏着最优秀的才能,最珍贵的能力。”
  我们说“问题学生”是最有毅力的学生,因为他即使听不懂课堂上的内容,也得老老实实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坐在教室里每天上完七、八节课,不能讲话,不能乱动,不能打瞌睡,不能干别的事情。我们说“问题学生”是最能承受挫折的学生,因为他经过了面临着无休止的考试,屡考屡败,但他还能屡败屡考。他经常受批评、讽刺、挖苦甚至打骂,早就筑起了抗挫折的“长城”,再遇失败,也能勇敢地、乐观地面对人生。
  什么是人才?一定场合里的人的长处被发现、发展、发挥了,这个人就是人才。《学习的革命》的作者之一、美国珍尼·沃斯有个观点:“做教师首先要相信你所有的学生都是天才,你才会认真地教每一个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因此,我们不能瞧不起“问题学生”。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朴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他们差在知识上,但他们有了个性品质这些优势,还有什么不能战胜、不能克服、不能容纳呢?我们惊奇地发现,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成功者,往往是当年班级中十名左右的学生。众多敢于“下海”闯荡并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是班级中的“后进生”。
  美国一位心理学教授做过一个终生实验,研究青少年将来的成就与他们在校成绩的关系。他对300多名中学生每隔5年作一次面试,实验进行了60年。教授去世后,他的学生继续从事这一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句名言:“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在北大的演讲中就曾经说过:“考第一名并不代表一切,我所记得的这个世纪比较有名的科学家,考第一名的很少。”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泛爱”的教育理论,教师不能只爱几个“好学生”,而因该“爱满天下”。他还大声疾呼:“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爱学生就要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能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爱学生就要把欣赏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让更多的孩子从中感受到殷切的期望,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取向上的动力。
  一个孩

师魅说(下)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cn/fanwen/view/69120.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师德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