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文学评论论文 >> 正文

复调小说理论和《喧哗与骚动》


 第一章 前 言
     俄罗斯学者巴赫金(M.M.Bakhtin,1895-1975)被公认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20世纪60年代,他再版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修订本和出版了《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一书,并因此很快在国际学术界获得了广泛声誉,各国学者遂开始对他的学术遗产不断地进行挖掘和研究。可以说,巴赫金研究(Bakhtin Studies)至今方兴未艾。
     回顾国内的巴赫金研究,“复调小说是人们用力最勤”的领域 。不过,从国内已有的复调小说研究论著看,绝大部分专注于理论层面的阐释 ,而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完整、翔实地分析具体作品的研究却不多 。关于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国内外争议颇多,目前出现了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巴赫金的“对话式的”复调理论在现代小说的维度上存在着颇多的局限,但“我们不能在复调问题上裹足不前”,而是需要用“对位式的”复调理论加以发展 。
     本研究的出发点在于,客观地正视复调小说理论,搞清楚巴赫金强调的是什么,然后讨论现代小说中是否有复调小说,如果有,它又是“怎样”存在的,换言之,它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我们所说的现代小说,指的是20世纪初诞生于欧美的现代派小说。我们无意从现代主义诸流派中各遴选一部代表作作为分析的对象,论文的篇幅容纳不下自不待言,即使容纳下了,也会变成浮泛的空论。我们只甄选别人在这方面关注不多的一部代表作,但在讨论所提出的问题时,我们会努力达到全面、完整和详细。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是:用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来分析福克纳的意识流小说《喧哗与骚动》将会得出一些什么结论。巴赫金是在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特征时提出并论证了复调小说理论,“而复调小说的创立,不仅使长篇小说的发展,即属于小说范围的所有体裁的发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在人类艺术思维总的发展中,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复调艺术思维……能够研究……人的思考着的意识(黑体为笔者所加),和人们生活中的对话领域” 。我们选择福克纳的意识流小说,最重要的原因是,在现代主义文学创作中意识流小说最能反映“人的思考着的意识”,而《喧哗与骚动》是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名著之一。
     在国内中文出版物上已经有一些论及“复调与《喧嚣与骚动》”这方面内容的文字,但笔者有幸能找到的,非常少。中文版《喧哗与骚动》的译者李文俊先生在《前言》中引用西方批评家的观点认为:“班吉这一章可以说是‘一个白痴讲的故事’,事实上福克纳还是通过这个杂乱的故事有意识地传达了他想告诉读者的一系列的信息:家庭颓败的气氛、人物、环境……这一章是‘一种赋格曲式的排列与组合,由所见所听所嗅到的与行动组成,它们有许多本身没有意义,但是拼在一起就成了某种十字花刺绣般的图形’。” 西南师范大学的刘波曾发表题目为《论〈喧哗与骚动〉的复调结构》的文章,他认为,《喧哗与骚动》中三个叙述人兼主人公的声音和作者的声音处于一种“并列关系”,这构成了多角度叙述的复调 。就这篇文章的内容而言,论证部分不是很充分,因为有五分之四的篇幅是在介绍《喧哗与骚动》的内容,仅有五分之一的笔墨给了理论分析,而且主要是从主人公和作者的叙述呈现出并列结构这一个方面讨论的。虽然作者强调指出用于分析的理论是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但在参考书目中并未列出巴赫金的任何著作,总体上看,此文讨论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时,关注的是与叙述学理论密切相关的内容。我们用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分析《喧哗与骚动》时,也探讨对位结构,这与刘波的“叙述的并列结构”有相通之处,但我们将紧扣复调小说理论来分析和论证《喧哗与骚动》究竟是不是巴赫金意义上的复调小说。
     根据巴赫金的观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具有两个最根本的特点,一是对话的创作原则,二是对话的创作手法。第一点强调艺术思维的重心从传统的作者“仰视”主人公或者“俯视”主人公转移到作者“平视”主人公,用巴赫金的术语讲,“仰视”是“主人公控制作者”,“俯视”则是“作者控制主人公”,用加拿大学者弗莱(N.Frey)的原型批评术语基本上也能说明这一点,前者意味着主人公在类别、程度和所处环境上均高于我们普通人,后者则是主人公在体力和智力上都不如我们普通人 。“平视”就是作者的声音丝毫不“高”于和“低”于主人公的声音,它们是“价值相当”、“地位平等”的。作者想要对主人公采取“平视”的立场,一方面需要选择“思想家”式的人作为主人公,另一方面需要在刻画主人公时把创作的焦点放在主人公如何看待世界和自己上。对话创作手法则是就语言层面而言的,换句话说,对话原则的实现需要借助各种类型的双声语。对复调小说创作来说,这两者缺一不可。对话的原则决定对话的手法,有双声语的作品不一定是复调小说,但没有双声语复调小说也就会成为思想议论。
     笔者认为,《喧哗与骚动》是一部明显带有复调因素的小说,说它带有复调因素,是因为它的创作特征并不完全符合巴赫金所界定的复调小说的特点。福克纳注重描写主人公的“思考着的意识”,并能赋予主人公的声音与作者声音平等的地位,但作品中的主要主人公都不是“思想家”式的人,都没有折磨人的、触及终极问题的思想,这是其一。其二,声音之间的平等不是通过激烈的争论(对话)来展现的,而是借助不同的主人公-叙述人和作者-叙述人的对位式的相互呼应来实现的,这种做法符合巴赫金所提出的作品结构上的“大型对话”。其三,从《喧哗与骚动》的每一部乃至每一章来看,主人公意识往往与其他意识处于“共同地带”,回忆和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的过渡,“我”意识和“他人”意识之间界限模糊,尽管如此,却并未发生如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里的那种紧张得扣人心弦的争论。
     除前言与结论外,论文分两大部分共三章。第一部分讲什么是巴赫金意义上的复调小说;第二部分详细分析《喧哗与骚动》的创作特征,分两章,先探讨这部作品的对位式的整体结构,后从意识与自我意识的角度阐析它不符合复调小说特征的地方。
    
    
    
    
    
    
    
    
    
    
     第二章 复调小说的基本特征

     复调(poliphony)本是音乐术语,指欧洲18世纪(古典主义)以前广泛运用的一种音乐体裁,它与和弦及十二音律音乐不同,没有主旋律和伴声之分,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叠,构成复调体音乐,如经文曲、赋格曲与复调幻想曲等。巴赫金借此词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基本特征:“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世界的完整统一,不可以归结为一个人感情意志的统一,正如音乐中的复调也不可归结为一个人感情意志的统一一样。”“复调的实质恰恰在于:不同声音在这里仍保持各自的独立,作为独立的声音结合在一个统一体中,这已是比单声结构高出一层的统一体。如果非说个人意志不可,那么复调结构中恰恰是几个人的意志结合起来,从原则上便超出了某一人意志的范围。可以这么说,复调结构的艺术意志,在于把众多意志结合起来,在于形成事件。” 从上述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在复调艺术作品中由不同的人物及其命运所构成的统一的客观世界,并不是在作者的统一的意识支配下一层一层地展开的,而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主人公)

《复调小说理论和《喧哗与骚动》》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cn/fanwen/view/141116.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文学评论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